人类三大本质之——鸽子

从鸽子谈起

用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鸽子这个词就与“复读机”“真香”被并列成为人类的三大本质,当其用于网络用语时,通常与“放”字连用,用“放鸽子”来指代“爽约”、“食言”等,有以下几种用法:

  • 用作动词:表示“爽了对某某某的约”或“没有做到某某事”,未能如约。宾语为被放鸽子的一方或没能完成的事。
    • 如:某视频创作者又了新一期的周更视频。
  • 省略宾语,概括表示“某人未能兑现要做某事的承诺”。
    • 如:他今天本来要来,但因为一些事了。
  • 用作名词,指代:
    • 经常放别人子的人
    • 子这种行为
  • 其他(又名鸽式哲学):

    • 了自己的,这也是一种不。(简略版)
    • 你觉得我会,然后我真的了,事情的发展跟你预想中的一样,所以这算是没。(完整版)
  • 演变用法:在长期使用中,有时用鸽子的叫声“咕”来指代鸽子,一般仅充当不及物动词或在被动句中使用,很少直接在后面带宾语。

    • 如:今天不播,了。
      • 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完成?
      • 咕咕咕

鸽式语录:

  • 好的
  • 明天就好了
  • 马上就可以了
  • 我一定来!
  • 作业下午交!
  • 作业明天交!
  • 作业不交了!
  • 咕,咕咕,咕咕咕……
  • 摸了

网络Meme:

如果我们把三大人类本质等叫法定义一个属性的话,即为网络Meme。

定义

或许说Meme有些陌生,在中文语境中它还有另外一种叫法:“梗”

Meme一词的创造者将其定义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现在多用于指代互联网上快速病毒式传播爆发的文化现象。

而其承载形式也可以很多样:

  • 一句话:

    • 如: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多多关注。
  • 一张图片:

    • 如:彩虹猫,走路图,滑稽图。
  • 一个行为:

    • 如:班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蝴蝶手以及说“不好意思”时的手部动作

特征:

因其与基因Gene的特征较为类似

遗传

Meme本身必须能够容易的复制,通常越简单的形象或行为越具有遗传性。(比如“一个亿的小目标”、开花开花, 暴走漫画, 甚至群魔乱舞式的抽动舞蹈都可)

变异

基于其容易复制的遗传性,每个人都可对Meme进行自由的二次创作,这就如同基因的突变一般创造出大量的不同变种,有好也有坏。

选择

在创造了大量变种之后,大家会自然地选择出比较好的那几个。(在互联网上,通过点击量以及转载到不同网站的速度表现)好的分支会继续演化,不好的分支会被人自然地遗忘。 如果一个Meme常年保持热度却没有再大幅改变,则可以认为这个Meme已经成功找到了自己在某个对应文化或次文化中的位置。

注意:

在不恰当的场合或不恰当的语言环境内,请不要随意使用Meme,因为此种行为可能会引起误会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如:+1s不适用于在大量的场合使用

拖延症:

何为拖延症,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自我原谅、自我妥协的过程,我们先看胡适先生作品《胡适留学日记》的一个例子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简直可以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拖延症这件事是古今通用的。

就是因为有了拖延症,原本计划好的复习计划泡了汤,制定好的Deadline变成了一个笑话,并且鸽这个词的出现本质上就是把不受诚信这个事情给刻意淡化为一种玩笑,这样大家心中的负罪感就会下降。

娱乐至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假期中,百无聊赖,拿着手机,没有目的,刷完抖音刷空间,刷完空间刷微博,刷完微博打吃鸡,起初是为了放松放松,可知道越刷越疲惫,越刷心情越差,本来一肚子的计划,随着这种快餐式的娱乐渐渐消失,最后内心有些过不去,跑去朋友圈发了一句:“哎,又颓了一天”,仿佛进行了什么忏悔一样,内心得到了一丝安慰,一天过去了。

这其实不能怪大家,因为这些应用厂商的目的就是留住用户,在评价一个应用/游戏是不是流行时,一个指标至关重要——“日用户活跃时间”,思考一下是不是在很多游戏或者应用中有这样的奖励措施:

每日登陆奖励

在线一小时奖励

在线二小时奖励

然后提示你未满18岁,请注意适当游戏哦,接着就有:

在线三小时奖励

可以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高素质人才每天绞尽脑汁在思考怎么让你掉进其中。

那怎么样的才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呢?

远离一切可以轻易获取多巴胺的事物

我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青年人不应当碰什么?

里面有一个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提到:快钱

所有一切可以快速得到的钱的手段,比如:盗窃抢劫,性工作,赌博,因为他们会让你产生依赖,看似很莫名其妙,这又不是毒品为什么会产生依赖,因为”它打破了「付出 - 收获」「努力 - 进步」「投资 - 回报」这样朴素直观的社会法则”。

而在我看来最根本的是远离一切可以轻易获取多巴胺的事物,让我们想一想什么东西可以让你快速产生快乐感,先说一个极端的:毒品,毒品可以让你从生理层面上产生快乐,但同时也会带给你无穷的戒断反应,吸毒时多快乐,戒毒时就有多痛苦,那我们在看点不那么极端的:无节制的打游戏,我就从我自己来说,每次快要开学的时候,一想到玩不到手机,整个人都会不自在,刚开学的那几天都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曾经快乐需要在努力之后才能够得到,而如今你只需要划一划屏幕就可以得到。

社会危机

或许谈到这里有人就会认为小题大做了,可曾经的国家总理温家宝说过一句话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的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 ——前国家总理温家宝

当鸽这个词广泛流行的的时候,它就不是一个词这么简单了,它背后反应了整个社会的迷茫,我们的上上一辈人,有着国破家亡的危机,为了民族解放而努力,他们背负近代100年来的被侵略痛苦记忆;我们的上一辈,有着国家百废待兴的担子,为了国家富起来而努力,他们的记忆中有吃不起饭的痛苦记忆,而我们这一辈,听到的总是国家在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再也没有被侵略和吃不起饭的经历,并且房价不断增高,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似乎人的一辈子已经失去了目的,上上一代人为了中国崛起而读书,上一代人为了国家富强而读书,而我们这一代人又是为了什么而读书?我找不到答案。

参考:

  1. Meme-萌娘百科
  2. 鸽子-萌娘百科
  3. 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知乎
  4. 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知乎
  5. 延宕-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 为什么中国社会越来越浮躁了-知乎